第十七章 证据-《龙虎大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公堂内知州上座,通判其次,左右都头护卫,两边靠墙不显眼位置各有一台案,后面坐的是记录的主簿和推官。
    堂下,是两排皂服衙役,手持水火棍,一边持棍撞击地面,一边用低沉的嗓音唱宣威武。
    公堂内气氛立刻肃穆起来,围观的大批百姓从衙门外门涌至公堂门口,对堂内站着的杜若小声议论起来。
    杜若站在堂下,身后跟着杜青,杜青紧张的瑟瑟发抖,杜若倒镇定自若。
    “这不是知州大人的公子嘛?”
    “是啊,听说他为父分忧查案,只去了蔡宅转悠一圈,就宣称破了案。”
    “这怎么可能?州衙查了那么多天都没查出线索,怎么他一去就有?怕不是年少轻狂错以为了什么吧?”
    “也不一定,听说杜小公子如今已经走上了正道,那蛐蛐行,关扑街已经好几日不见他身影了。他的词和白话诗也被士人称赞呢!”
    “文采好可并不代表会断案。”
    …………
    围观百姓们太多,七嘴八舌,一下就冲散了公堂里刚产生的肃穆,法案后杜守义对百姓这种行为习以为常,在大宋为官讲究的就是与民和睦。
    “肃静。”
    拍了拍惊堂木让百姓安静,杜守义看了看杜若,振声道:“带嫌犯。”
    按照一般审案流程,有新的证据应该当着嫌犯的面,逐一陈述对质,以示里外公开公正。
    “等等!”
    面色如铁的黄培出言,制止了杜守义:“杜大人,现在就带嫌犯,只怕是不妥吧?”
    杜守义问:“有何不妥?”
    黄培冷冷看了眼杜若:“仅仅因为一轻狂小子一番自说,就带嫌犯来审问对质,岂非太轻率了?若是此子拿不出什么真凭实据,或者拿出的证据没有说服力,非但有损衙门威仪,也会教真凶耻笑我衙门无人,竟使小子断案,使他更加猖狂。不利破案。”
    一番话有理有据,引得围观百姓们纷纷点头。而杜若听这厮喊自己一口一个“小子”,心中自然是极端不爽。
    ‘变脸变得真彻底啊!’
    杜若知道,“变脸”是官场必备技能。
    “你怎知堂下杜若就没有真凭实据?”杜守义面不改色,淡淡看着黄培。
    “下官是猜测……”
    杜守义瞬间变脸:“仅凭猜测就说出这番话,你这不也是轻狂自说?黄通判,你年纪不小了,怎和小子一样幼稚?”
    杜守义一番反怼,引得围观百姓一阵窃笑,黄培也是有些难堪。
    “那以黄通判所言,该如何是好?”
    怼归怼,黄培的话还是有道理的,杜守义对杜若信心十足,也不怕黄培刁难,是以询问,免得别人说他护犊子。
    黄培说话客气了几分,道:“下官认为,为稳妥起见,请杜公子先公示证据,若我等验明证据没什么问题,再传唤嫌犯对质。”
    “如此甚好。”
    杜守义点点头,然后看向杜若:“若…杜若,你的证据是什么,拿出来让诸位看看!”
    第(3/3)页